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揭示全球城市老齡化與極端熱浪暴露復合風險的不平衡增長情景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明星團隊等揭示未來全球城市老齡化與極端熱浪暴露復合風險不平衡的增長趨勢。研究成果以Rising vulnerability of compound risk inequality to ageing and extreme heatwave exposure in global cities為題發表在《npj城市可持續》(npj Urban Sustainability)上。
近年來,全球多地極端高溫事件頻發,人口暴露于極端高溫的風險急劇增加,城市是氣候變化下高溫暴露風險集中的關鍵區域,老年人是高溫暴露風險的更加脆弱群體。在氣候變化、快速城市化、城市熱島效應和老齡化等多重因素的復合效應影響下,導致全球城市高溫暴露風險不平衡正在廣泛加劇。
研究基于第六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的27個地球系統模式模擬數據,結合社會經濟共享路徑(SSPs)與溫室氣體排放典型濃度路徑(RCPs)組合情景,分析了2020—2100年間全球9188個城市內老齡人口暴露風險在SSP2-4.5(中等社會脆弱性和中等輻射強迫)和SSP5-8.5(高社會脆弱性和高輻射強迫)情景下的時空變化。結果表明,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城市熱浪暴露風險分別增加619%和1740%,均超過全球平均趨勢。城市老齡人口暴露風險將分別增加1642%和5529%,老齡群體的極端熱浪暴露風險增長將更為快速。
研究揭示了全球不同收入國家類別和不同規模城市的極端熱浪暴露風險增長趨勢存在明顯差異,引發了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對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挑戰。其中,中低收入國家由于未來城市化發展和城市人口老齡化快速演化趨勢,超特大城市老齡人口高溫暴露風險增長趨勢的區域強度顯著高于高收入國家,考慮到中低收入國家基礎設施水平及應對老齡化社會經驗等不足,應更加重視中低收入國家超特大城市高溫熱浪暴露風險的防控治理,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性群體。研究進一步歸因分析氣候、人口以及老齡化等因素的貢獻率,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針對性開展城市氣候變化適應策略。
研究工作得到中國科學院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計劃“從0到1”原始創新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支持。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949-023-00118-9
附件下載: